新闻中心 / news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国企闲置和废旧物资管理与处置研究
Date:2024/6/3 浏览人数:0

一、前言 


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加速布局发展循环经济。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将绿色循环经济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明确了发展规划和目标。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作为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难得的“逆周期”发展机遇。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也于2022年11月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灵活采用平台竞价等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闲废物资处置效率效益。

如何合规、安全处置闲置和废旧物资,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企业和相关市场主体共同面对的一项课题。

为了更好地助力国有企业安全、高效地处置闲置和废旧物资,汇通拍卖立足整个拍卖行业,依托公司所属的汇通研究院、战略发展委员会、职业标准委员会、安全专家委员会,结合相关业务开展情况,对当前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图片
发挥行业优势组织线下拍卖


二、现状及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总体还处于起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在处置安全性、合规性、系统性和体系化等方面尚不成熟。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公司对业务链条、处置体系、风险防控、技术创新等涉及判断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成熟度的六大因素的深度分析。这个过程也是对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的过程。


(一)业务链条耦合偏低

目前,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业务链条普遍较短,比较脆弱,孤环、断环多。不同业务环节的供需对接、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偏低。结构性调整和改进主要集中在中端平台建设和网络拍卖环节。对于前端的产废计划、接收归集、盘点、分类、鉴定、台账、仓储、处置规划、价值评估、风险评估等环节缺失比较多,后端的交接监控、安全环保、毁型脱密、检斤、廉洁职业等环节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分类鉴别、价值评估、体系建设、管理咨询等领域,缺乏专业权威机构的有效支撑。总之,业务链的缺失已成为制约该项工作高效开展的主要短板之一。

(二)处置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处置体系不完善是国有企业处置闲置和废旧物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中在业务链、管理系统和运营体系三个部分的短板尤为突出。

其中,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权责不清、组织协同弱、有效监督和激励考核欠缺等方面。

运营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与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相关的配套制度、流程、标准、规范、表单、方案等尚不完善。有些做得比较好的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闲废物资处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基本的表单,能基本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但是与合规、安全、保值增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国有企业内部处置效率不高、进度推进迟缓、部门间协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即便聘请有经验、有能力、专业性很强的第三方参与,专业的标准、体系化操作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第三方的作用很难发挥。

(三)缺乏头部企业引领

按照一般性规律,每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头部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但是在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目前鲜有头部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废旧物资处置模式、方式、方法差异性不大。

二是现阶段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资源整合能力较弱,总体上呈现“小、散、弱、乱”的局面。

三是市场运行不规范,行业秩序比较混乱。由于缺少统一健全的行业执业标准和处置体系,加之从业者专业水平低、市场监管主体缺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竞买竞价低质恶性竞争、不公平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四)风险防控能力较弱

国有企业在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方面的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存在安全、合规风险。安全、合规风险是指闲置和废旧物资在开展处置审批后的盘点、回收、保管、脱密毁型、实物移交、价值评估、竞价拍卖、合同签订与履行、资金回收等业务过程中,由于某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安全、环保、法律、财务、廉政、舆情和信息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其核心原因主要归结于人才、防控体系、物资特性三个因素的影响。

在人才因素方面,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中高端专业人员的比重远低于其他业务单元,绝大部分人员几乎都是从国有企业各部门转隶、抽调、兼职而来。这种“非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情况,一直伴随存在于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全过程。在防控体系因素方面,由于目前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链条还不够完整,造成风险防控的节点存在缺失,加之国有企业在安全环保管理体系、脱密销毁管制体系、合规体系等风险防控体系的具体业务环节和流程方面存在着短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有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在物资特性因素方面,国有闲置和废旧物资种类杂、风险隐患多,甚至有些还需要跨部门、跨单位、跨区域协同处置,导致分类、盘点、转运、价格评估鉴定等专项业务开展难度大。

(五)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从根本上讲,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同质化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废旧物资处置产业相关环节中尚存在大量技术瓶颈,如废旧物资鉴定识别技术、物资目录分类技术、价值评估鉴定技术、施工现场监控技术等技术层面存在缺失、不完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管理与处置体系的建立及产业链的完整打造。

另外,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市场化网络交易平台功能还不健全。虽然国有企业、行业组织、专业网络公司纷纷投资建立了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但平台框架、内容、风格、功能大多雷同,造成平台服务同质化非常严重。

(六)信息管理较薄弱

由于现阶段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平台信息没有实现互通互联,致使数据信息统计体系无法整合,难以实现大数据共享,打破买方、卖方、第三方之间的供求、服务信息壁垒的难度极大。信息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国家及行业层面,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不完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信息、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普及性、获取性较差。

二是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数据信息无法整合统计,导致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相关总体数据,很难实现整体规划、管控和部署。

图片
加强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现场交接监管

三、建议及措施



上述问题,仅依靠国有企业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必须依靠相关各方共同努力。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对此,专门提出以下六点建议及措施:


(一)社会化分工与专业化协作

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还没有完全形成。简单理解,就是国有企业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国有企业、行业组织和其他关联企业等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协同联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建议以组织保障和角色分工为突破口,进行改进提升。

1. 国有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保障及角色分工

国有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可设立专职/虚拟管理机构,进行顶层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发展战略、规划、指导、管控等方面。同时,履行好包含政策扶持、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信息统合、资源整合、提供创新变革机制与平台、国企民企融合发展、打造和扶持头部品牌企业等职能。

2. 国有企业的组织保障及角色分工

国有企业在内部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虚拟架构,架构内部门设置应遵循相互制衡的原则,并明确各级架构的职责权利及协同边界。其中,三级组织架构的国有企业集团在职能分工方面,集团作为战略层可着眼宏观方向,围绕制度程序、审计监察、统计分析与风险预防等重点,定原则、定目标、提要求。子集团作为管理层可着眼策略规划、目标分解、体系建设、管控、协同、激励、考核等方面进行管理。子公司作为执行层应着眼工作细化落地,定措施,按照目标、进度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制度、流程要求等组织实施,确保处置目标实现。

3. 行业组织的角色分工

行业组织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优势,协调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承担起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从业人员培养及资质评定,搭建国有企业与成员企业桥梁,凝聚产业联盟等职能。

4. 关联企业的角色分工

关联企业应在业务模式创新、全链条体系建设、打造产业链、再造服务链、制定执业标准规范、风险防控、技术创新、廉政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涉及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的领域发力。

(二)政策引导与扶持

政策引导是大多数产业、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有关闲置和废旧物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导文件,但是缺少具体的操作类指引,短期内在微观层面尚不能对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形成具体的指导。建议国家层面或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出台相对具体的操作类指南。

关于政策扶持,大多关注税收优惠和金融纾困两个方面。这是因为参与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竞买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这类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大宗闲置和废旧物资竞价交易,“力不从心”现象严重。如果能在税收优惠和金融纾困方面得到扶持,将极大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成交率,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瞄准“国家队”,培育龙头企业

国有企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在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国有企业具有体量规模大、品牌信誉好、资源保障能力强、管控体系完善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目前,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的关键时期,从中培育龙头企业并发挥带动、牵引、凝聚作用,已十分必要和急迫。建议从七个方面入手培育龙头企业,快速形成核心能力,形成完整业务链。一是对具有潜质成为龙头的国有企业进行培育;二是把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结合起来,重点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量大的大企业或大集团;三是明确龙头企业评选的标准和评估方法;四是出台培育龙头企业的具体措施;五是制定龙头企业担负的使命、愿景、目标和具体任务;六是完善龙头企业目标落地所采取的管控手段和保障措施;七是凝聚专业的社会力量和各类相关领域核心企业介入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行列。

之所以选择国有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培育对象,是其先天优势所决定的,其有能力、有资源解决现有问题和弥补短板。解决现存问题、促进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良性发展既是国有企业自身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图片

完善档案日常管理实现信息统计体系整合


(四)创新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模式

推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既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在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优势不同,具有专业性强、效率高的特质。民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处置体系和执业规范,具有安全、廉洁、合规等风险防控能力,保值增值的价格评估能力,技术创新等核心能力以及专业的人才资源、良好协同机制等。这些优势使民营企业初步具备了与国有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是个大课题。在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除了混改、重组、参股合营等模式外,还可以探索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融合,包括但不限于全案总包、项目委托、处置代理、任务托管、合伙处置、新设立资产资源管理公司等项目/任务融合模式。只要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有利于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良性发展的任何模式都可以进行探索、大胆尝试。

(五)推动国有企业处置能力建设

国有企业是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的主体,其自身的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合规与保值增值。这也直接决定了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的发展成熟度。

建议国有企业持续推动自身处置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一是流程梳理与再造,形成完整的业务链;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及完善供应商目录,打造供应服务链;三是完善处置体系,提供运营保障;四是组织设计、明确职责权利,提供组织保障;五是人才引进、员工赋能,提供人才保障;六是协同机制,提供沟通协调保障;七是产业联盟,提供外部资源及能力补充。应该说,国有企业通过能力建设就可以解决目前现存的很多问题,该领域的成熟度将大幅度提升。

(六)统一规划部署,加大压力传导

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产量、存量规模、贮存要求、地域分布、处置周期等情况不一,十分复杂。这也决定了废旧物资管理和处置在国有企业整体工作中所占比重、重要程度上差异比较大。比如,一部分小型国有企业产废量小、种类少、规模不大、处置间隔长、价值不高,无须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成本。而有些大型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具有产废量大、种类多、价值较高、敏感度高、处置难度大等特点。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首先摸清底数、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初期宜抓大放小,对国有大企业大集团进行重点管控、重点扶持,以监督监察、审计、绩效考核等手段加大压力传导,引导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处置能力,进而带动其他国企共同进步。其次,探索创新处置模式或渠道,例如,委托第三方专业的资产资源管理公司进行全案处置。最后,信息管理薄弱的问题,建议由国家层面或国有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协调解决。

四、结语


当前,国有企业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即将进入政策不断优化、数字程度不断提高、管理逐步规范、体系更加完善的新发展阶段。在良好的大环境下,辽宁汇通拍卖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变革,深耕闲置和废旧物资处置领域,携手更多国有企业,为循环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备注:原文发表于《中国拍卖》杂志2024年5月刊


福建废旧物资回收网,福建废旧物资,龙岩废铁,龙岩废旧物资回收

上一篇:没有了